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IROPTERA |
目中文名 | 翼手目 |
科名 | Vespertilionidae |
科中文名 | 蝙蝠科 |
学名 | Eptesicus serotinus |
中文名 | 大棕蝠 |
俗名 | 红蝠; 犏蝠; 棕蝠; |
形态描述 | (按杭州所采E.s. pallens标本描述) 体型较大,体重22克,体长67.6( 51.5~53.9)毫米,前臂长52( 51~53)毫米。耳较发达,耳长,略呈卵圆形,耳屏长而直,末端近尖圆。翼膜发达,止于趾基部。第3指的第1、2指骨等长,第3、4指的掌骨等长,而略长于第5掌骨。尾长,末端突出股间膜。 身体背部毛黄棕色,间有花白细斑,腹部棕褐色,毛基部色深。 头骨较宽扁,吻部平缓,颧弓的眶后突和服眶的眶上脊发达。吻部两侧垂直。 齿式为(2·1·1·3)/(3·1·2·3)=32 。上颌内门齿较大, 而外门齿较小,两齿均具1主尖和1小附尖,两齿主尖大小相等。犬齿发达而尖锐。前臼齿大,位于齿列之中。第1、2臼齿具典型“W”齿尖,第3臼齿最小。 量衡度A-19 |
分布信息 | 标本采集于杭州、温州。 国内还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台湾、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云南。 ; |
经济价值 | 捕食昆虫,尤其嗜食蚊类。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兽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