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HOLIDOTA |
目中文名 | 鳞甲目 |
科名 | Manidae |
科中文名 | 穿山甲科(鲮鲤科) |
学名 | Manis pentadactyla |
中文名 | 穿山甲 |
俗名 | 鲮鲤; |
形态描述 | (按龙泉所采M.p.aurita标本描述) 全身披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甲,主要部位为头额、枕颈、体背侧、尾部背腹面及四肢外侧,鳞片间杂有硬毛。腹面自下颌、胸、腹至尾基部均无鳞甲,有稀毛。两颊、眼及耳部均被毛。头小呈圆锥状,吻尖长,鼻垫裸露近肉色。舌长,无齿,眼小而圆,外耳壳呈瓣状。尾背略隆起而腹面平。四肢短,具有5趾,前足爪发达,尤其是中趾的爪特强大,行走时前足以爪背着地。 鳞片黑褐色,老兽鳞片边缘呈橙褐色,幼兽未角化的鳞片色淡,呈黄色。鳞片有3种形 状,大小亦不同。背鳞呈阔菱形,鳞基有纵纹。腹侧、前肢近腹面内侧和后肢的鳞片呈盾状,鳞片中央具棱状突起。尾侧鳞呈三角形折合状。全身鳞片数目约在500片以上。 头骨呈圆锥形,光圆无突角。吻长尖,鼻骨较大,脑颅圆大。颅背面脊突不明显,成体骨缝愈合。眶小,颧弓不完整。听泡小而不封闭。下颌细小,呈“V”字形的2根骨棒。 量衡度A-25 |
分布信息 | 主要分布在浙东、浙西及浙南丘陵山地。 标本采自临安、余姚、衢州、龙泉。据Allen记载,舟山有产。 国内还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 |
经济价值 | 穿山甲能消除白蚁,对人类有益。干燥的鳞甲作为药用已有很久的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鳞可治恶疮、疯疟、通经、利乳。药典资料,功能活血、下乳、消肿、排脓。 穿山甲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资源已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甲片在不少地方已基本收购不到。为此应该保护其栖息环境,严格控制其猎捕量,并进行人工饲养繁殖,以发展其资源。 根据上海动物园介绍,穿山甲的饲养方法首先要引诱它采食,可用蚯蚓土堆,让其拱土采食;或用鱼糜加水喂之。如仍不采食,则需强行灌食以维持生命。灌食料的配制为水解蛋白1.5克,葡萄糖3克,复合维生素B半片加水7~8毫升,溶解后装塑料瓶插入口腔逐渐灌入。上述为2.5公斤穿山甲的一天食量。过二三星期后改用人工永久性饲料,用蚕蛹粉50%、熟蛋5%、奶粉5%、干酵母10%、种植表土25%、干槐叶粉5%、多种维生素0.02%、生长素0.05%等研成粉状拌匀而成,喂时加水40~50%。经喂养后,食欲正常,消化良好,并体重增加。另外尚需注意加干土让其排粪,以保持巢箱清洁,冬季必须保温。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兽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