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RIMATES |
目中文名 | 灵长目 |
科名 | Cercopithecidae |
科中文名 | 猴科 |
学名 | Macaca mulatta |
中文名 | 猕猴 |
俗名 | 恒河猴; 猴子; 猢狲; |
形态描述 | (按泰顺所采M .m.mulatta标本描述) 身体、四肢和尾都比较细长,尾长超过后足长。体长一般为450~650毫米,尾长约180~220毫米,后足长140~180毫米。颜面和耳呈肉色,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有差异,幼时面部白色,成年渐红,雌体尤甚。臀胝明显,多为红色。有颊囊,用于暂时贮藏食物。前后肢具有扁平的指(趾)甲。 身体背部及四肢外侧为棕黄色,背后部具有橙黄色光泽。胸部淡灰色,而腹部近乎淡黄。体色可随年龄和产地不同而有变化。 头骨颜面部较短,吻部突出,眼眶向前。鼻骨短,左右相连,中部隆起,略呈三角形。前颌骨在鼻孔的前下方。上颌骨构成颜面的主要部分。颧弓较宽。额面斜角为44°。人字脊不发达,仅在两侧隆起,后缘平圆。 齿式(2·1·2·3)/(2·1·2·3)=32 。门齿2对,中央1对稍大,门齿与犬齿之间有一空隙。犬齿发达,雄性更强大,其长度可达门齿的2倍以上。上犬齿外方有凸纹,内侧前方有一深沟。前臼齿较小,臼齿较大,咀嚼而近方形,齿尖发达。 量衡度 浙江自然博物馆85002号♂体重7075 体长475尾长220耳长48后足长170;颅全长128.1颅基长101鼻骨长20.6颧宽85.6 眶间宽6.7后头宽70.5听泡长25颊宽39.2腭长49.2两眼眶宽59.4上齿列长52.8下齿列长51.5 从泰顺山区所得猴猕皮张1件及不完整的头骨(♂)、脊椎骨和部分四肢骨,头骨部分量度为鼻骨长23.8,口盖长54,上齿列长55.8,颧宽96.2,眶间宽8.2,下齿列长55.4。 |
分布信息 | 主要在浙南、浙西山区林地分布。标本采自江山、泰顺等地。杭州动物园历年引进记录:建德、安吉、上虞、武义、衢州、仙居、遂昌、松阳、龙泉、庆元。 国内还分布于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 |
经济价值 | 成群盗食农作物,尤喜玉米、豆类、瓜果等,对山区农业有一定危害。但猕猴在医学上是重要的实验动物,每年需要量很大,同时也是动物园中受人们喜爱的观赏动物。由于生境破坏和过度猎捕,资源明显减少。现已定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不得任意猎捕。 《本草纲目》记载,猴肉主治诸风劳,酿酒弥佳。作脯食,治久疟。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兽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