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CERTIFORMES |
目中文名 | 蜥蜴目 |
科名 | Scincidae |
科中文名 | 石龙子科 |
学名 | Lygosoma indicum |
中文名 | 蝘蜒 |
俗名 | 山弹涂; 山龙子; 石蜴; 四脚蛇; 铜石龙子; |
形态描述 | 依据杭州、普陀、定海、岱山4雄、11雌、6幼体共21号标本描述(表2—20)。头较小;吻短,吻端钝圆,吻长略长于眼耳间距;吻鳞扁短,宽大于高,略呈三角形,与单枚额鼻鳞相接;鼻孔开口于鼻鳞中央,无上鼻鳞;左右前额鳞不相遇;额鳞较大,长大于宽;额顶鳞大部相接;顶间鳞较大,左右顶鳞后缘彼此相接,颊鳞2片;眶上鳞4片;上唇鳞7片,偶尔有8片,第5、6片在眼下方;下唇鳞7片,偶尔有8片;颏鳞、后颏鳞各1片;颏片3~4对;耳孔椭圆形,比眼睑小,鼓膜内陷;通体鳞片均光滑无棱,环体中段鳞列为35~38行,少数37行;颈部鳞片略小于体背中段,体两侧鳞片较小;尾部腹面鳞片较宽大;肛前鳞2片;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端相遇,指长顺序为4、3、2、5、1,趾长顺序为4、3、5、2、1;指、趾侧扁,末端具爪;体形较石龙子瘦长,体全长4条雄性平均长62.7+115.5毫米,最长67.5+126.3毫米,11条雌性平均71.4+102.1毫米,最长83.1+139.5毫米。 生活时体背呈古铜色;背中央常有一条黑色纵纹,纵纹两侧有黑色横斑缀织成行,自眼前方经体侧至尾基两侧,有一条较宽的黑纵纹,纵纹上方色浅,下方略带棕红色杂以细黑点,四肢背面散有细黑点;腹面色浅,无斑。 |
分布信息 | 省内:杭州、余杭、萧山、富阳、临安、桐庐、建德、定海、普陀、宁波、奉化、嵊县、东阳、义乌、江山、玉环、泰顺、平阳、丽水、遂昌、龙泉、庆元、云和、景宁。国内还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两栖爬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