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ERPE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蛇 目 |
科名 | Colubridae |
科中文名 | 游蛇科 |
学名 | Elaphe bimaculata |
中文名 | 双斑锦蛇 |
形态描述 | 依据杭州、余杭、临安(天目山)、上虞、宁波7雄、7雌、1亚成体(雄),共15号标本描述(表2—31)。上唇鳞8(3—2—3);下唇鳞10或11,少数9片,前5(4)片切前颏片,偶有1号标本右侧下唇鳞12片,前6片切前颏片;颊鳞1;眼前鳞1,绝大多数有1小的眼前下鳞;眼后鳞2,颞鳞2(3、1)+3(2、4);背鳞23(22、24、25)—25(24、23)—19(21)行,平滑或背中央3~9行或仅体后背中央3~9行起棱;雄性腹鳞183~197,平均189.1片,雌性186~206,平均198.1片,肛鳞两分;尾下鳞雄性70~79对,平均74.5对,雌性44~74对,平均65.8对。 体全长可达800毫米,7条雄蛇平均全长547+144毫米,较长者如620+155毫米,7条雌蛇平均全长684+143毫米,较长者如775+115(断)、750+135毫米,尾长/全长雄性平均0.208毫米,雌性平均0.173毫米。 头体背褐灰色,头背具“∧”形黑色纹,在颈背形成两条平行的镶黑边的带状斑;眼后有一黑带达口角;体背中央具有褐色的哑铃状或成对的圆块斑纹,体侧斑块与背部斑块交错排列,腹面具半圆形或三角形的小黑斑。幼体色素更深。 上颌齿18~20枚。 半阴茎不分叉,伸延至尾下鳞第15片处,外翻呈棒状。远端小刺型萼区,中段刺区,刺.区范围较萼区小。 |
分布信息 | 省内:杭州、余杭、临安、安吉、宁波、上虞、诸暨、金华、天台、遂昌。国内还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系我国特有种。; |
经济价值 | 药用蛇类。能捕食鼠类。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两栖爬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