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ERPE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蛇 目 |
科名 | Viperidae |
科中文名 | 蝰科 |
学名 | Agkistrodon brevicaudus |
中文名 | 蝮蛇 |
俗名 | 草上飞; 地灰扑; 狗屙扑; 狗屎塔; 灰链鳖; 烂塔蛇; 土公蛇; 土虺蛇; |
形态描述 | 依据杭州、萧山、余杭、长兴、诸暨、金华、上虞、天台15雄、15雌,共30号标本描述(表2-66)。上唇鳞7(2—1—4),偶有一号标本7(3—1—3),下唇鱗10(11),前4(5)片切前颏片,少数9,前3片切前颏片;颊鳞1(2),偶见一号标本3片;眼前鳞2(3),偶有一号标本1片;眼后鱗2(3),偶见一号标本右边4片;颞鳞2(3)+3(4、2),背鳞21(23、24、22)—21(20、22、23)—17(19、18、16)行,除最外侧一行平滑外均起棱;腹鳞雄性135~156,平均142.4片,雌性139~168,平均146.1片;肛鳞完整;尾下鱗雄性35~47对,平均39.1对,雌性22~45对,平均32.9对。 头部略呈三角形,与颈部区分较明显;体较粗短,尾部短小;鼻间鱗较阔,外侧缘尖细;鼻鳞较大,分前后两片,鼻孔圆形;眼适中,瞳孔垂直椭圆形。体全长400~600毫米,15条雄蛇平均432+65毫米,最长者为585+79毫米,15条雌蛇平均449+53毫米,最长者为570+78毫米。尾长/全长雄性平均0.131,雌性平均0.106。 体色变化较大,头体背部的颜色正常变化于灰褐色到土红色之间;头部在眼后到口角有一较宽的黑色带,其上缘镶以一黄白色细纹;体背交互排列着黑褐色的圆形斑,有些个体出现一条红棕色脊线;腹面灰黑色,具不规则的黑色小点;尾后段的腹面黄白色,尾尖常为黑色。 曾在近6万条的蝮蛇中得到6例色斑异常变化的标本,隶属于三种变化类型:第一类,体背大的黑色圆斑分散为小的黑色小点,称为点斑纹蝮蛇;第二类,体背黑竭色圆斑消失,在背中央出现两条两个鱗片宽的白色纵线,体前段比体后段明显,至尾部消失,称为钿条纹蝮蛇;第三类,体背斑纹消失,仅眼后黑色带斑仍模糊可见,全身呈灰褐色或土红黄色者称为无斑纹蝮蛇;全身呈黑色者称为黑化蝮蛇。此外,于1985年在天台发现一条白化痕蛇。尽管有这些特殊的色斑变化,但形态结构和鱗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皆隶属于同一个亚种。 蝮蛇短尾亚种半阴茎较小,末端分叉,外翻呈“丫”状,基部具短而弱的小刺。 |
分布信息 | 省内:广泛分布于浙北、浙西和浙东,尤其浙北数量最多,是最优势种。浙南地区和东海岛屿未发现。国内:短尾亚种还分布于河北、辽宁(南部)、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北部)、台湾、湖北、陕西(秦岭以南)、甘肃(东南部)、四川、贵州。; |
分类学讨论 | 关于蝮蛇的分种及种下分类问题至今仍有争论。早寝1776年Pallas根据苏联叶尼塞河上游的标本发表了蝮蛇Coluber halys新种。之后Boie等学者根据日本、中亚及北亚标本发表了A.blomhoffii、A.caraganus、A.offinis、A.intermedius等种。1907年Stejneger根据蝮蛇腹鳞和尾下鳞多少,将其分为3个亚种,认为日本产的为指名亚种Agkistrodon blomhoffii blomhoffii,我国产有两个亚种,即短尾亚种A.b.brevicaudus和中介亚种A.b.intermedius; Nikolski(1916)根据大量标本把蝮蛇分为5个亚种,Stejneger(1925)亦按5个亚种分类,但将blomhoffii改为halys,并报道鸭绿江采得蝮蛇短尾亚种A.halys breoicaudus。Bedriaga(1912)、Thompson(1916)、Pope(1935)、大岛正满(1944)、张孟闻(1961)等均主张不分亚种,合为一个种蝮蛇Agkistrodon halys,之后,国内外又有不少学者主张分亚种。Klermmer(1968)指出,中国蝮蛇的不同亚种分布区是中介亚种A.h.intermedius分布于西北地区,短尾亚种A.h.brevicaudus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华东沿海和台湾,乌苏里亚种A.h.ussuriensis分布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华中一带。伍律(1977)认为在秦岭以北地区,东起内蒙古,西到新疆,属于古北界蒙新区及华北区的黄土高原区西部是蝮蛇中介亚种;秦岭以南(南限约在北纬26°附近)属东洋界华中区及西南区的一部分是蝮蛇短尾亚种,而山西、河北及东北3省则是两个亚种的同域分布区;台湾省产的是日本亚种;蛇岛产的是中介亚种。赵尔密(1979)把蛇岛的蝮蛇订为蛇岛蝮A.shedaoensis新种,认为东北大陆的黑眉蝮与蛇岛蝮蛇应是亲缘关系极近的类型,并认为黑眉蝮蛇与乌苏 里亚种、短尾亚种存在同域分布现象,但无中间类型,推断存在生殖隔离。Gloyd和Conant(1982)把背鳞鳞列21行的蝮蛇A.blomhoffii区分为5个亚种:A.blomhoffii blomhoffii分布于日本,A.b.brevicaudus、A.b.dubitatus、A.b.siniticus分布于中国和朝鲜,A.b.ussuriensis分布于中国北部和苏联。Toriba(1986)则区分为两个亚种和一个种:日本蝮指名亚种A.b.blomhoffii分布于日本,日本蝮短尾亚种A.b.brevicaudus分布于中国和朝鲜,乌苏里蝮Aussuriensis分布于中国北部、朝鲜和苏联。1985年宋鸣涛等把秦岭主峰的蝮蛇,根据腹鳞加尾下鳞数和头型体色的差异又发表蝮蛇秦岭亚种A.h.ginlingensis。辽宁省动物志把蝮蛇区分为黑眉蝮A.saxatilis和白眉蝮A.halys两个种,进而把黑眉蝮区分模式(指名)亚种和蛇岛亚种;白眉蝮区分短尾亚种和乌苏里亚种。尽管各学者对蝮蛇的分类意见不同,但对短尾亚种的看法比较一致,我省仅有蝮蛇短尾亚种。 |
经济价值 | 系药用蛇类,每年数以万斤的蛇干和活蛇出口,取得外汇;蛇毒、蛇胆、蛇油均可入药。中国医科大学、人民解放军238医院等单位以江浙的蝮蛇毒和东北蝮蛇毒分离制成“清栓酶”等,用以治疗闭塞性脑、心、周围血管病取得良好效果。该蛇捕食鼠类,对人类间接有利。但属管牙类,是剧毒蛇,含神经毒和出血毒。平均每条次排干毒量:500毫米以上的大蛇排31.98毫克,400~499毫米中等长的蛇排17.45毫克,300~399毫米小蛇排6.24毫克。小白鼠皮下注射LD50=20mg/kg,腹腔注射LD50=0.83mg/kg。杭嘉湖一带蛇伤病例中90%以上是蝮蛇咬伤。精制抗蝮蛇毒血清是病因治疗的最佳药品,早治,一次用足量,一般能转危为安。据海宁县普查,全县1973~1984年被蝮蛇咬伤计1271例,年平均发病率1.85人/万,死亡率占被咬伤人数0.018人/万。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两栖爬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