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ETACEA |
目中文名 | 鲸目 |
科名 | Delphinidae |
科中文名 | 海豚科 |
学名 | Tursiops truncatus |
中文名 | 尖吻海豚 |
引证 | Delphinus truncatus Montagu,1821,Mem.Sec.Wernerienne,Edimb.,3:75.; Delphinus tursio Fabricius,1780,Fauna aroenlandica:49.; Delphinus aduncus Ehrenberg,1833,Symb.Phys.Mamm.:2.; Tursiops gilli Dall,1873,Proc.Californ.Acad.Sci.,5:13.; |
俗名 | 大海豚; 宽吻海豚; |
鉴定特征 | 见属的主要特征。 |
形态描述 | (依东、黄海标本描述) 东、黄海所获最大体长雄性3.3米,雌性3.12米;最大体重350公斤。雄性成体体长大于雌性。体躯中部粗圆,从背鳍往后渐细。吻突长约为嘴裂长的1/3,仅为体长的1/21。额隆稍凸,与吻突的界限分明。下颌长于上颌。眼位于口角近上方。耳孔极小,距眼中心约10厘米。呼吸孔宽约4毫米。鳍肢位于体前部约1/5处,基部宽,梢端尖,鳍肢长为宽的3倍,约为体长的15%。背鳍位体背的中部,梢端后倾,后缘凹曲。尾鳍宽约为体长的21-25%,后缘中央有缺刻。脐位于背鳍前垂线下方。 胎儿时期,上颌吻突部两侧有白色刚毛,出生后即消失。1959年10月28日在黄海北部得一胎儿标本,上颌左侧生有刚毛6根,右侧7根。 背部、体侧、背鳍以及鳍肢和尾鳍的上下面皆为灰黑色或暗灰色,沿体侧下部色淡,腹面自下颌部经鳍肢基部至肛门处为灰色或灰白色。呼吸孔至吻突基部有深色带, 由眼至吻突之间也有1-2条深色带。 头骨颅长大于颅宽的2倍。吻基部宽,向前渐窄。吻长为吻宽的2.3倍,大于颅长之半。前颌骨的中部稍扩展,后部右侧宽于左侧。鼻孔稍偏左,鼻骨也偏左。上颌骨后部宽大,后缘前凹。颧骨细。腭骨平坦无纵沟,其前端不超过上齿列后端的联线。翼骨较宽,固着于头骨。犁骨后端宽大于翼骨之宽。额骨被上颌骨盖住大部,其下部未向后伸展。顶骨下部较宽。下颌骨髁状突较小,联合短于下领骨长的1/5。 齿较大,呈圆锥形,长4-5厘米,直径约10毫米。齿列前端的齿较小,齿尖均向内倾斜。上、下颌每侧有21-26颗。 前2个颈椎愈合。肋骨一般为13对,其中有5-6对为双关节头肋。胸骨扁平,共3节。前6对肋骨与胸骨相关联。脊椎式:C7 +D13 -14+L15 -17 +Ca27 -29=63-66。 鳍肢为5指,指式:Ⅰ2,Ⅱ8,Ⅲ6,Ⅳ3,Ⅴ2。 外形量度(厘米)A-56: 头骨量度(毫米)A-57: |
分布信息 | 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各海洋。非洲、欧洲、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太平洋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墨西哥、秘鲁、美国、苏联、日本沿岸,印度洋、红海、地中海、黑海都有分布。; 中国的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各省近海都有分布。辽宁沿海以海洋岛渔场至大连近海、辽东湾南部渔场发现较多。; |
经济价值 | 本种为辽宁沿海发现数量最多的一种海豚。易于驯养,可为观赏动物,也是仿生学研究的主要海兽。 |
文献 | 辽宁动物志 兽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