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GOMORPHA |
目中文名 | 兔形目 |
科名 | Leporidae |
科中文名 | 兔科 |
学名 | Lepus capensis |
中文名 | 草兔 |
引证 | Lepus tolai Pallas,1778,Nov .Spec,Quad.Gliu.Ord.17.; |
俗名 | 蒙古兔; 山跳予; 山兔; 兔子; 野兔; |
鉴定特征 | 耳长,尾短,身体略侧扁。耳长占后足长的83%;尾长占后足长的80%,是我国野兔中尾最长的种类。尾背面中央有1条既宽又长的黑色纵纹,斑纹周围及尾腹面毛色全白。 |
形态描述 | 体中等大小,略侧扁。耳长,有窄的黑尖,向前折明显超过鼻端。前肢短,后肢长,适于跳跃。 背毛基部为浅棕灰色,其上为黑色,再上为沙黄色,尖端为黑色,总观(冬毛)背部为沙黄色,并带黑色波纹。鼻部与额部毛黑尖较长,故颜色较暗。鼻部两侧、眼周、耳基部毛色浅。耳内侧毛稀疏,边缘较长密,外侧前部毛色与额部相同,后部毛色与颈部背方相同。耳尖端有明显黑棕色斑。颈背部毛呈浅棕色。身体两侧毛色渐淡,直至腹部为白色。夏毛颜色略深,白色针毛较冬毛少得多。 鼻骨较长,其后端显然比前端宽而平坦。额骨前部略凹,其两侧边缘稍上斜,后部隆起。眶后突较发达,呈三角形。顶骨微隆起。顶间骨(成体)无明显界线。腭骨较短。听泡明显隆起。颧弓位于眼眶下方,其后端斜向上。 上颌门齿2对,前方一对较大,其前面内侧有一纵沟,齿根甚长;后方一对较小,呈圆柱形;第一上前臼齿小且短,前方具浅沟;第二至第五上臼齿咀嚼面由2条齿脊组成,最后一个臼齿为细圆柱状。下颌门齿1对;第一下前臼齿前方有浅沟,其咀嚼面由3条齿脊组成;第二至第五齿的结构同上臼齿,但最后一个下臼齿小得多。 体重、外形及头骨的量度A-13: |
分布信息 | 绥中、兴城、锦西、锦县、义县、北镇、建昌、建平、北票、阜新、新民、黑山,辽阳、铁岭、昌图、彰武、康平、金县、复县、盖县、大连、朝阳等市县。国内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一直到长江流域、西藏、四川、云南、贵州以及江西、安徽等省区均有分布。; |
经济价值 | 草兔数量多,在一些地区是重要的毛皮与肉食资源。建平县19 77-19 81年,每年收购量达2万余只,野兔粪可入中药,中药名为“望月砂”,性味辛平,具明目、杀虫之功用,主治目赤、目翳、疳疾及痔瘘等症。 在医学上兔类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世界各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发现自然染疫的兔类有2属9种之多(Ю.М.Ралль,1960)。在我国野兔除在自然疫源地内参与主要宿主的动物病流行之外,还是土拉伦菌病主要宿主动物之一,是人类土拉伦菌病的重要传染源。 在农业区及人工造林地区,草兔常造成危害。1976-1980年,建平县6个乡合计造油松林312 831亩,由于草兔危害损失74136亩,致使许多林场为护林员配备猎枪,购置铁丝,制作套索,捕打山兔。 猎捕草兔方法甚多,除枪击外,多用套索或踩夹。套索制作方法很简单,将细铁丝一端弯成一个小圈,另一端从小圈中穿过,构成活套,直径12厘米左右,放置草兔经常通过的路上,活套离地面10 -15厘米左右,套子另一端固定在小树或木桩上,当草兔由此经过时即可套住,这种活套草兔愈挣扎愈紧,时间久了即可勒死。 |
文献 | 辽宁动物志 兽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