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INNIPEDIA |
目中文名 | 鳍脚目 |
科名 | Phocidae |
科中文名 | 海豹科 |
学名 | phoca largha |
中文名 | 西太平洋斑海豹 |
引证 | Phoca vitulina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38.巴伦支海.; Phoca vitulina largha Pallas,1811,Zoographia Ross-Asiat.,1:114.; |
俗名 | 海豹; 海狗; 腽肭兽; |
鉴定特征 | 颅骨扁宽,吻部短,眶间距小,前颌骨鼻突后伸与鼻骨侧缘相接。成兽的翼骨勾突呈扁平状并向外展。颧骨狭长,前缘宽短于后缘宽。鼻中隔向后延伸超过腭骨与颌骨联缝。 |
形态描述 | (依辽东湾标本描述) 体粗圆,略呈纺锤形。渤海获最:大体长雄性178厘米,雌性174厘米。头近圆形,眼相对大而圆,无外耳廓。外鼻孔和耳孔均具有瓣膜,可自由启闭。吻短而宽。触须长而粗硬,有波状边缘,每侧约30-40根。颈部短而不明显。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皮膜相连如蹼样,形成鳍状,趾端有尖锐的爪。前、后鳍肢的背、腹面均被毛。前鳍肢较狭小,以第一指最长。后鳍肢大,向后延伸,与尾相连,不能向前屈转,以第一趾和第五趾最长。尾短小而扁平,夹于两后鳍肢之间。 全身被短毛。成体背部蓝灰色或黄色,带有许多棕黑色或黑色斑点。腹部乳黄色,带有黑褐色斑点。斑点形状大小不同,一般呈纵长形,头部、背部多而小,腹面稀疏而大。毛色随年龄和季节而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每年换毛一次,新换毛具有光泽。初生仔兽体被白色绒毛。 颅骨宽扁,吻部短,眶间距小。前颌骨窄,向后延伸到鼻骨前缘外侧。上颌骨后部隆起,前面部较扩张。鼻骨呈楔状,嵌入额骨之间的部分接近鼻骨的一半。眶前孔小,无眶后突。成体翼骨钩状突呈扁平状而向外展,幼体不向外展。听泡近似三角形。颧骨狭窄,前缘宽短于后缘宽。枕骨宽而厚,向上扩至顶骨之间。人字脊在中间低平,至两侧稍显,随年龄的增长愈为明显。下颌骨较狭,冠状突短。下颌骨联合短。 第三对上门齿较大,犬齿粗大,近似圆锥形,尖端略向后曲;前臼齿具3齿尖,有1个齿根;后臼齿具4个齿尖,有2个齿根,由前方起的第2个齿尖最大。所有牙齿的齿尖均向后弯并向内倾斜。齿式:3·1·4·1/2·1·4·1=34 。 外形量度(厘米)A-73: 头骨量度(毫米)A-74: |
分布信息 | 主要分布于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日本北海道北岸和中国的黄、渤海,向南可达东海北部。; |
分类学讨论 | 谢弗(Scheffer,1958)根据不同的地理分布,把斑海豹Phoca vitulina分成5个亚种: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的称为东大西洋亚种p.V.vitulina Linnaeus,1758;分布于大西洋西北部的称为西大西洋亚种P.V.concolor Dekay,1842;分布于加拿大锡尔湖的称为锡尔湖亚种p.V.mellonae Doutt,1942;分布于太平洋东北部美洲侧的称为东太平洋亚种P.V.richardi Gray,1864;分布于北太平洋西侧的称为西太平洋亚种P.V.largha Pallas,1811。前四个亚种是夏季在陆上产仔的类型,后一亚种是早春在冰上产仔类型。这两种类型不仅在生态习性上不同,且头骨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因此,艾伦(Allen,1938)把在长江口所得标本、勒鲁瓦(Leroy,1940)把在烟台所得标本都定为东太平洋斑海豹Phoca richardi,这显然是错误的。麦克拉伦(Mclaren,19 66)、切普斯基(Chapskii,1967,19 69)、巴恩斯和米切尔(Barnes and Mitchell,1975)、肖内西和费伊(Shaughnessy and Fay,1977)、比格(Bigg,1980)等根据斑海豹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殖习性的不同,认为在冰上产仔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应为一个独立种Phoca largha。 |
文献 | 辽宁动物志 兽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