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nura |
目中文名 | 无尾目 |
科名 | Discoglossidae |
科中文名 | 盘舌蟾科 |
学名 | Bombina orientalis |
中文名 | 东方铃蟾 |
引证 | Bombinator orientalis Boulenger,1890,Ann.Mag.Hist.,6(5):143(山东烟台);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身体背面布满刺疣,腹面具有橘红或橘黄色与黑色相间的花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特征体长45~48mm;头宽大于头长;吻略圆;无吻棱;鼻孔在吻眼之间,眼间距略大于鼻间距而稍小于上眼睑的宽度;鼓膜不显。舌圆,周围与口腔黏膜相连。 前肢为体长的36.47%~38.68%;指短、端圆,指长顺序为3、4、2、1;内、外掌突显著。后肢短,为体长的120%左右,胫跗关节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短、扁,趾端尖圆;无关节下瘤,内蹠突小而且弱,无外蹠突。 皮肤粗糙,头上、背部及四肢背面布满大小不等的刺疣,其上多有一枚角质黑刺,体侧从眼后至胯部有排成行的致密而大的疣;咽部及胸部有少数小的刺疣;腹部及四肢腹面光滑;无耳后腺。无肩胸骨。尾杆骨较短。 体色有变异。生活时一般为灰棕色,肩部有时有显著的绿色花斑,有时背部为绿色,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上下颌及四肢背面有黑色花斑;咽部、腹部及四肢腹面杂有黑色和橙黄色或橘红色或橘黄色交织的鲜明花斑;若受惊扰,可将身体腹面翻向上方,露出醒目的“警戒色”。液浸标本体背面为黑棕色、朱红色,而腹面“警戒色”花斑呈黑棕色。 雄性个体前肢粗壮,前臂宽为体长的10.63%,而雌性仅为7.66%;前臂内侧、内掌突及内侧三指基部有黑色婚刺;趾间为全蹼,而雌性为半蹼;无声囊和雄性线,但于繁殖期求偶时,能发出低沉的“咣、咣”声,似远处的狗叫声。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及日本。; 只见于北京西山卧佛寺、樱桃沟等地山涧溪流。系刘承钊先生于1927年自山东省采得活标本,放养于此地繁殖成群体,成为本区特有移植种。国内分布于东北、山东、江苏等地。; |
经济价值 | 东方铃蟾不仅是农林业有益动物,而且其皮肤腺细胞分泌的铃蟾素是重要的调节肽,并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因而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药用动物。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