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rtiodactyla |
目中文名 | 偶蹄目 |
科名 | Cervidae |
科中文名 | 鹿科 |
学名 | Moschus moschiferus |
中文名 | 原麝 |
引证 | Moschus sibiricus Pallas,1779,Spic. Zool.,13:29; Moschus moschiferus parvipes Hollister,1911,Proc. Biol. Soc. Washington,24:1(朝鲜); |
俗名 | 山驴子; 香獐; 獐子; |
鉴定特征 | 体型小,雌雄均无角,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成獠牙。雄性腹部具麝香腺,肝脏具胆囊。尾极短,隐于毛丛中。 |
形态描述 | 头小、眼大,耳长而直立,上部近圆形,吻部裸露,雌雄均无角,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露出口外。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较前肢发达,故臀高大于肩高,身体后部粗壮。主蹄狭长,侧蹄显著,能接触地面。尾短,隐于毛丛中。雄性腹部具麝香腺,可分泌麝香。腺体大小随个体而异,腺呈囊状。 全身暗褐色,背部、腹部及臀部有排列成4~5纵行肉桂色的斑点,背部斑点不明显,腰、臀两侧斑点较明显,且密集而不分行。嘴、面颊棕灰色,额部毛色较深。耳背、耳尖棕灰,耳壳内白色,耳基部有时杂有黄色斑,下颌白色,颈部有2条自两侧延至腋下的白纹。四肢内侧、腋下及臀部周围呈浅棕灰色,四肢外侧深棕色,尾浅棕色。毛色因地区、季节、年龄而异。 头骨狭长,较轻薄,鼻骨细长,其宽度前后大致相等。额骨前部与鼻骨相连有一处凹陷;泪骨短,略呈三角形,且不与鼻骨相连,额骨与上颌骨分离,因此四骨之间有一空隙。眼无泪窝(图157)。 上颌门齿缺失,上犬齿与第一前臼齿间有一空位;雄性上犬齿发达,长而前弯,侧扁,齿尖尖锐,后缘锐利,雌性上犬齿细小。第一前臼齿较小,侧扁,第二、三前臼齿内外缘各具一新月形齿突;臼齿皆有2对新月形齿突,排成两行。下颌犬齿小,与门齿同行,齿面呈椭圆形,下颌臼齿列的齿突与上颌相似,但后臼齿后部有一马蹄形的小叶。 |
分布信息 | 在全世界分布很广。; 河北分布于北部山区及北京。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新疆。;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关于亚种分化,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认为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原麝属指名亚种(M. m. moschiferus),小兴安岭和东南部山地的原麝属远东亚种(M. m. parvipes)(马逸清等,1986),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所产原麝属于2个亚种,即东北亚种(M. m. Sibirica Pallas,1779)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安徽亚种(M. m. anhuiensis Wang,Hu et Yan,1982)分布于安徽。河北有1个亚种,即东北亚种。 |
经济价值 | 原麝肉可食,细嫩鲜美;毛细而脆,可制褥垫;皮可制革。雄性麝香腺分泌的麝香是珍贵的药材,具芳香开窍、活血化淤、止痛、催产之功效;能治疗中风、瘫痪、小儿惊风、跌打损伤、恶疮等恶性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在西药中用作强心剂和兴奋剂,同时在香料工业中亦是重要的原料之一,可制成麝香精,是高贵的定香剂,是制造最高级香水所需要的原料。 由于麝香经济意义很大,对人有益无害,近几十年来,由于森林砍伐、林区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麝香巨大的医疗价值和香料工业的巨大需求,刺激价格猛涨,从而使人们大肆捕猎,使种群数量受到毁灭性破坏,目前野生资源已经十分稀少,不少地方基本灭绝。初步估计,中国原麝资源当前可能不足万头。已被国家列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人工饲养取麝香技术已获成功,因而应积极发展养麝事业。对麝香产地群众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原麝的重要意义。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