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rnivora |
目中文名 | 食肉目 |
科名 | Felidae |
科中文名 | 猫科 |
学名 | Panthera tigris |
中文名 | 虎 |
引证 | Felis tigris coreensis Brass,1904,Nutzbare Tiere Ostasiens,4; Felis tigris Linnaeus,1758,Syst,Nat.l0th ed.,1:41(孟加拉); Felis longipilis Fitzinger,1868,S.B.Akad.Wiss.Wien.,58:455; Felis altiaca Temminck,1844,Funna Japonica,etc.Mamm.,43; |
俗名 | 白额虎; 大虫; 老虎; 山神爷; |
鉴定特征 | 大型猫科动物,毛被棕黄或浅黄色,有许多黑色横纹,两眼上方各有一白斑,耳背黑色,其中央有一白斑,腹面白,亦有黑条纹,尾甚长,具黑色环纹,尾尖黑色。 |
形态描述 | 体型大,头宽而圆,叻短,耳短圆,眼大鼻直,四肢粗壮有力,脚掌宽阔,前肢5指,后肢4趾,趾(指)端具能伸缩的爪,尾长,约为体长之半。 夏毛短而深,呈棕黄或橙黄色,冬毛长而色淡,呈黄色或淡黄色,全身布有许多黑色横纹,常两两靠拢成柳叶状,体后部黑而密,两眼上方各有一白斑,并杂有2条黑纹,故有“白额虎”之称,前额上有3~4条黑横纹,中间略相串通,形似一“王”字,头部黑纹较多。耳背黑色,其中央有一明显白斑,耳腹面白色。颏、喉、胸、腹和四肢内侧白色,具黑横纹,四肢外侧棕黄,前肢无黑纹或黑纹较少,后肢较多,尾基部棕黄色,其上约有10个黑环纹,尾尖黑色。 头骨大而厚实,颅形狭长,脑颅部较低而狭长,额鼻部高而宽,脑室部低而小,因此颧骨显得很宽大。吻短宽,额骨两侧略隆起,中间凹陷,眶后突钝而小;颧骨眶突尖而发达,颧弓粗而强,人字嵴明显,斜向后伸出甚远,矢状嵴发达。枕骨部呈三角形。听泡小而圆,左右听泡间距离宽。下颁骨厚实粗壮,下缘平直,冠状突高,咬窝凹陷(图153) 上颌门齿排列成一横列,第三对上门齿较大,较第一、二对门齿约大1倍。犬齿粗大而直,后缘刃部极锋利。第一对上前曰齿小,仅一低齿尖;第二对上前臼齿长,主尖之后各有一小尖,上裂齿大而长。上曰齿横列,咀嚼面呈菱形,大小与第一上臼齿相近。第三对下门齿较大,下犬齿刃部亦很发达。齿式为:3.1.3.1/3.1.2.1=30。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东西伯利亚、朝鲜、伊朗、印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等地。; 虎在河北曾分布于邯郸、邢台、迁安、灵寿、兴隆、围场、小五台山等。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青海、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广东、福建。;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虎分布广泛,是多型种。自林奈定名之后,各地先后曾提出过20多个种和亚种的学名,经研究认为多数是同物异名或仅是不同的地理亚种。据记载一般现存的虎只有8个亚种,我国分布有6个亚种:指名亚种(P.t.tigris Linnaeus,1758)即孟加拉虎,分布于西藏亚东、吉隆、达旺以南的林芝、墨脱等地;云南亚种(P.t.corbettiMazak,1968)即印支虎,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广西西南部。华南亚种(P.t.amoyensis Hilzheimer,1905)分布于我国福建、安徽、江苏、贵州、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广东、甘肃及陕西的部分地区,为我国特有亚种;西北亚种(P.t.lecoqi Schwarz,1916)即里海虎,分布于新疆塔里木河沿岸、罗布泊,估计在20世纪20年代绝迹(高行宜,1993);华北亚种(P.t.coreensis Brass,1904)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东北亚种(P.t.altaica Temminck,1844)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以及甘肃的会宁。河北分布的虎应属于华北亚种。 |
经济价值 | 虎的经济价值很高。在药用方面,虎全身都是宝。虎骨是最著名的国药,有追风定痛、健骨活筋之功效。我国所产的虎骨酒在国内外市场上是久负盛名的畅销产品,可治疗风湿性疾病等,疗效甚佳。另外,据药书记载,虎肉、虎血、虎脂、虎胆、阴茎骨、须等l5种虎体产物均可入药。虎皮可制作皮褥、地毯、贴壁及其他装饰品。虎是野猪、野兔等的天敌,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虎是著名的观赏动物,我国所产的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由于虎的本身增殖能力较低,加之森林砍伐、食物贫化和人为猎捕等原因,致使虎的种群数量日趋下降,分布区急剧缩小。现在,中国野生虎的总数估计已不足100只,其20~30虎残存约20只(马逸清等,1994;高中信筹,1993;吴宪忠等,1994),华南虎20~30只(刘振和等,1983:袁喜才,1994:何晓瑞,1994),印支虎估计有30~40只,孟加拉虎数量估计30只左右(何晓瑞,1994;王应祥,1995)。全世界不超过7700只(Nowell and Jackson,1996)。虎已达到濒临绝迹的边缘。 河北在历史上虎的分布较普遍,直至19世纪末期,迁安、灵寿、围场还记载有虎。1912年在东陵猎获一只黑虎,1920年《大中华直隶省地理志》还记载猛兽有“虎、豹、狼、熊今皆若匿迹深山,不轻出扰民,因乡团渐多枪械,人民无复惧猛兽者”。因此虎在河北灭绝时间应为20世纪20~30年代。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