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rnivora |
目中文名 | 食肉目 |
科名 | Mustelidae |
科中文名 | 鼬科 |
学名 | Arctonyx collaris |
中文名 | 猪獾 |
引证 | Arctonyx obscurus incultus Thomas,1922,Ann. Mag.N.H.,10:39; Meles leucolaemus Milne-Edwards,1867,Ann. Sci. Nat. Zool.,8:374(北京附近); Meles obscurus Milne-Edwards,1871,Rech.H.N. Mamm.,200,202(四川); Meles albogularis Blyth,1853,J. Asiat. Soc. Bengal,22:590(西藏东部); Arctonyx leucolaemus orester Thomas,1911,Abstr. Proc. Zool. Soc.,27(陕西秦岭); |
俗名 | 沙獾; |
鉴定特征 | 与狗獾相似,区别在于猪獾的鼻垫与上唇间裸露,鼻吻部狭长而圆;喉部以及尾白色。 |
形态描述 | 体长49~65cm,尾长12~18cm,体重3800~7500g。鼻吻狭长而圆,吻端与猪鼻酷似。鼻垫与上唇间裸露无毛。眼小。耳短圆。四肢短粗有力,脚底趾间具毛,但掌垫明显裸露,趾垫5个。后脚掌裸露部位不达脚跟处。爪长而弯曲,前脚爪强大锐利。尾较长,基部粗壮,向末端逐渐变细。 通体黑褐色,体背两侧及臀部杂有灰白色。吻浅棕色。颊部黑褐色条纹自吻端通过眼间延伸到耳后,与颈背黑褐色毛汇合。从前额到额顶中央,有一条短宽的白色条纹,其长短因个体变异而多有差异,有的个体向后继续延伸直达颈背。两颊在眼下各具一条污白色条纹,但不达到上唇边缘。耳背及耳下缘棕黑色,耳上缘白色。下颌及喉白色,与四周黑褐色区域明显隔离而形成白斑,仳斑向后延伸直达颈背并汇合,使颈背显白色。自颈背到臀部为淡褐色,四肢黑褐色,腹部浅褐色。针毛粗长挺拔,毛尖棕黑,基部污灰色。臀部针毛最长,分三色,毛尖的1/5段为污白色,中段1/5为棕黑色,基部3/5为污白色。尾毛较长,全白色。 头骨颅形较狭长,略平直。头骨粗厚坚实,骨缝愈合紧密。鼻骨狭长,眶前区向前下方较倾斜,眶前孔特大。腭骨两侧缘向外略微膨胀。腭骨沿中线稍凹陷,向后延伸达关节窝水平线处,最末端的钩状突宽而平直,呈翼状。下颌髁突明显高出下齿列水平。听泡扁平而内陷(图143)。 齿式为:3.1.3.1/3.1.3.2=34。上门齿排成马蹄状,外侧一对宽大,咀嚼面长而侧扁,比第二对门齿约长2倍。犬齿粗大锋利,外侧后缘略向内收缩;与门齿间隔较大,为咬合时容纳下犬齿的位置,前臼齿发育不健全,特别是第一对前臼齿极小而退化,第二前臼齿与第一前臼齿相近,前臼齿齿冠依次而大,第三枚单齿峰,第四前臼齿为裂齿,呈三角形,外侧原尖强大,后尖较低,后内缘有一小齿突。臼齿近似菱形,具一圆形后叶,外侧前尖和后尖较发达,后侧的两个小齿尖形成低而狭窄的嵴,内侧基部为一半圆形跟座。第一对下前臼齿仅为一不明显的小瘤。第二对下前臼齿和第三对下前臼齿的齿尖发达。下臼齿发展为裂齿,下原尖和下后尖几乎在同一线上,下前尖低,后跟座盆状,边缘具5个小的齿突。第二下臼齿近似圆形,前内缘低平,后缘具3个明显的齿突。 |
分布信息 | 猪獾在河北分布于石家庄、蔚县、涿鹿、兴隆、滦平、丰宁、隆化、围场、固城;北京门头沟、房山、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天津蓟县。国内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国外分布于自中南半岛、苏门答腊至不丹、锡金;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猪獾已知有5个亚种,国内有2个亚种,即北方亚种(A.c.leucolaemus Milne-Edwards,1867)分布于河北、北京等地;南方亚种(A.c.albogularis Blyth,1853)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等地。河北有1个亚种,即北方亚种。 |
经济价值 | 狗獾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加以控制。但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獾油不仅是治疗烫伤的特效良药,而且对痔和胃溃疡等病症也具有一定的疗效。皮张可以制作皮衣、衣领、皮帽、皮手套、鞋里等。由于针毛具有刚硬挺拔的特点,多用以制刷。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