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rnivora |
目中文名 | 食肉目 |
科名 | Mustelidae |
科中文名 | 鼬科 |
学名 | Meles meles |
中文名 | 狗獾 |
引证 | Meles tasus amurensis Schrenck,1859,Reisen Amur-Lande,17; Meles chiensis Gray,1868,P.Z.S.,207; Meles hanensis Matschie,1907 Wiss. Ergebn. Exped.Filchner to China,10. 1:138; Ursus meles Linnaeus,1758,Syst. Nat. lOth ed.,1:48(瑞典乌普萨拉); Meles leptorhynchus Milne-Edwards,1867,Ann. Sci.Nat. Zool.,8:374(北京); Meles tsingauensis Matschie,1907,Loc.Cit.,142.; Taxida leucurus Hodgson,1847,J. Asiat. Soc. Bengal,16:763; |
俗名 | 獾子; |
鉴定特征 | 身体肥壮,背部针毛粗硬;头部有3条白色纵纹,喉部黑褐色;鼻垫与上唇间被毛。 |
形态描述 | 49~6lcm,尾长15~19cm,体重5~1Okg。体型肥壮。吻鼻部较长,鼻端粗钝,具软骨质的鼻垫,鼻垫与上唇之间被毛。耳壳短圆。眼小。颈部粗短。四肢短小而强健,前后足的趾均具粗而长的黑棕色爪,前足的爪比后足的爪长而弯曲。跖部裸出,半蹠行性。尾短。肛门附近具腺囊,能分泌臭液。雌兽乳头3对。 头部和身体的色调趋于白色。毛被分为针毛和绒毛。身体背面为浅黑褐色与白色相混杂,从头顶至尾部遍被以粗硬的针毛,背部针毛基部3/4为白色,中段为浅黑褐色,毛尖白色。绒毛柔软而细短,白色。体侧比背面色调较浅,有的个体针毛黑褐色逐渐消失,几乎呈白色或苍白色。头部针毛较短而平,约为体背针毛长度的1/4。在颜面两侧从口角经耳基到头后各有一条短而窄的白色纵纹,中间一条从吻部到额部,通过眼睛直达耳根。在3条纵纹中有2条黑褐色纵纹相间,从吻部两侧向后延伸,穿过眼部到头后与颈背部深色区相连。耳背及后缘黑褐色,耳上缘白色或乳黄色,耳内缘乳黄色。从下颌直至尾基及四肢内侧为黑褐色。尾背与体背同色,但白色毛尖略有增加。 颅形窄长,前尖后宽,略似梨形。矢状嵴发达,前端在额骨接缝处分叉向两侧延伸。人字嵴显著,与矢状嵴的汇合处超出枕大孔的位置。眶后突与上颌臼齿的后缘在同一水平,颧弓粗壮,腭骨向后延伸到关节窝水平之前,翼骨钩状突呈一细棒状超过关节窝几乎与听泡相连。听泡扁平,呈三角形,听道短。下颌骨底缘较平直,关节窝与齿列几乎在同一直线(图M2)。 齿式为:3.1.3.1/3.1.3.2=34。上门齿略呈弧状排列。犬齿圆锥状,下犬齿长而向外斜,齿冠向后弯曲。前臼齿3枚。裂齿呈三角形,后内缘中央有一个低的齿尖,内侧顶端有2个小齿尖;下裂齿长度超过宽度的3倍,有发达的下原尖、下前尖和下后尖,但其中下后尖不与下原尖在同一线上,而位于后内侧,后缘凹陷如盆状,边缘由2个外尖和3个内尖构成。第一上臼齿宽大呈矩形,外缘短于内缘,外侧有发达的前尖和后尖,内侧有一个后小突,组成齿的后外角,中央由3个小齿尖构成一纵走的低嵴,内缘与低嵴间为一深槽;第二下臼齿较小,呈圆形。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狗獾记载有20余个亚种,国内有6个亚种,即东北亚种(M. m. amurensis Schrenck,1859)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北方亚种(M. m. leptorhynchusMilne-Edwards,1867)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安徽、江苏等地;华南亚种(M. m. chinensis Cray,1868)分布于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四川、湖北、云南;西藏亚种(M. m. leucurus Hodgson,1847)分布于西藏;北疆亚种(M. m. tianschanensis Hoyningen-Huene,1910)分布于新疆天山以北;南疆亚种(M. m. blanfordi Matschie,1907)分布于新疆喀什、叶城等地。河北有1个亚种,即北万亚种。 |
经济价值 | 狗獾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并且由于在江河、堤坝、水库上打洞,影响堤坝安全,需要加以控制。但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狗獾的毛可以用于制作刷、笔,具有粗细均匀、弹性大、耐磨等特点。獾油可以治烫伤。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