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rnivora |
目中文名 | 食肉目 |
科名 | Mustelidae |
科中文名 | 鼬科 |
学名 | Mustela altaica |
中文名 | 香鼬 |
引证 | Putorius astutus Milne-Edwards,1870,Nouv. Arch. Mus.H.N.Paris,7.Bull.,92; Kolonocus alpinusraddei Ognev,1928,Mem. Sect. Zool. Soc.Amis. Sci.Nat. Moscous,No. 2:9,28; Arctogale tsaidamensis Hilzheimer,1910,Zool. Anz.,35:309; Mustela longstaffi Wroughton,1911,J.Bombay N.H.Soc.,20:931; Mustela temon Hodgson,1857,J.Asiat. Soc. Bengal.,26:207; |
俗名 | 香鼠; |
鉴定特征 | 体似黄鼬,但较小;夏毛背面暗棕黄色,腹面淡黄色,侧面界限明显:冬毛界限不显。 |
形态描述 | 体长20~28cm,尾长11~15cm,体重80~350g。体型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尾不甚粗。一般尾长不及体长之半。尾毛比体毛长,略蓬松。跖部毛被稍长。半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爪微曲而稍纤细。前足趾垫呈卵圆形,掌垫3枚,略圆,腕垫1对。后足掌垫4枚。掌、趾垫均裸露。雄兽阴茎骨外形较不规则,基部侧扁,但末端1/3处急弯成钩,其右侧突出一膨大的结节。末端呈半圆管状。雌兽有乳头4对。 夏季上体毛色从枕部向后经脊背至尾背及四肢前面为棕褐色。颜面部毛色暗,呈栗棕色。腹部自喉向后直到鼠鼷及四肢内侧,为淡棕色,与体背形成明显毛色分界。腹部白色毛尖带淡黄色调。上、下唇缘、颊部及耳基白色。耳背棕色。冬毛背腹界线不清,几乎呈一致黄褐色。尾近末端毛色偏暗。 头骨吻部较短,脑颅部较大。两眶前孔之间的宽度显然大于吻端至眼眶前缘长度的1/3。鼻骨略呈三角形,其前中部骨缝低凹,前颌骨呈窄条状,止于鼻骨前端。眶后突之后狭缩处较凹陷。矢状嵴、人字嵴不明显。乳突较低矮。听泡为长椭圆形,两听泡内侧几乎平行(图139)。 齿式为:3.1.3.1/3.1.3.2=34。上颌门齿横列。犬齿较长,为裂齿高度的两倍,略向后弯曲。裂齿甚发达,齿冠似刀状,前缘内侧小尖明显。臼齿窄而长,约为裂齿的1/5,横列。内外叶小尖明显。 |
分布信息 | 国外见于前苏联、蒙古、克什米尔、锡金等地。; 香鼬在河北仅分布于围场。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宁夏、青海、新疆、四川、甘肃、西藏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香鼬国内有4个亚种,即指名亚种(M. a. altaica Pallas,1811)分布于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北等地;东北亚种(M. a. raddei Ognev,1928)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锡金亚种(M. a. temon Hodgson,1857)见于西藏;柴达木亚种(M. a. tsaidamensis Hilzheimer,1910)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河北有1个亚种,即东北亚种。 |
经济价值 | 香鼬在自然界中是多种鼠类的天敌,对于消灭鼠类的危害有一定的作用,为农、林、牧业的益兽,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毛皮的商品名为松狼皮,绒毛平细,颜色金黄,鲜艳美观。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