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rnivora |
目中文名 | 食肉目 |
科名 | Viverridae |
科中文名 | 灵猫科 |
学名 | Paguma larvata |
中文名 | 果子狸 |
引证 | Gulo larvata Hamilton-Smith,1827,Griffth’s Cuvier Anim.Kingd.2:281(可能在广州附近); Paguma larvata rivalis Thomas,1921,Ann.Mag.Nat.Hist.,9(8):618; Paguma reevesi Matschie,1907,Ergeb.Exped Filch.To China,10(1):183; |
俗名 | 花面狸; 香狸; |
鉴定特征 | 身体除头部有一条宽阔的白色面纹外,再无任何斑点及条纹。 |
形态描述 | 体长49~59cm,尾长35~50cm,体重2550~3800g。体型中等,略显粗胖而笨拙。除头上有白斑外,身体上没有白纹。被毛较长而粗,绒毛空稀,有羊毛状弯曲。四肢较短,各具5趾。爪略具伸缩性。香腺不发达。尾长而不具缠绕性。 头部、颈部为深灰黑色。从鼻镜后缘经颜面中央至额顶有一条宽阔的白色面纹。眼下及眼后各有一小块白斑。自两耳基部至两肩各有白色短纹。体背一般呈灰棕色,毛基浅灰色,毛尖棕灰色。喉部、胸部为灰白色或灰黄色。腹部白色至灰白色。四肢棕黑色,毛基为黑色而毛尖为棕黄色。足背为乌黑色。尾基为棕色,尾端呈黑色。 头骨较大,粗壮、结实。眶间较宽。吻部较短而粗。眶前孔位于上颌裂齿的上面。眶上突短钝、不发达。眶后域呈圆柱状,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窄。颅腔较狭长。矢状嵴缺失。人字嵴较发达。腭骨后缘大大向后延伸,几乎把翼窝孔全部盖住。听泡不发达,鼓室甚低于其后面的副枕突(图144)。 齿式为:3.1.4.2(1)/3.1.4.2(1)=40(36)。齿尖较低矮钝圆。3对上门齿排列成弧形。上犬齿高大而较尖锐。上前臼齿排列较为紧密,齿隙较小。前3枚均呈锥状,单尖,略侧扁。Pm3绝无内尖。上裂齿较短宽,原尖低小,与前尖形状相似且同在一水平线上,后尖不后延呈圆锥状,故上裂齿近似三角形的三尖齿形。M1也呈三角形,有3个低矮、锥状的齿突。M2甚小,常缺失。下颌Pm4和M1有发达的根座,齿尖更为低平。 |
分布信息 | 国外见于中南半岛、印尼、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以及克什米尔地区。; 果子狸在河北分布于赞皇、平山,、邢台、兴隆;北京丰台、门头沟、房山、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州及天津蓟县。国内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果子狸记载有17个亚种,我国有9个亚种,即指名亚种(P.l.larvata Hamilton-Smith,]827)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瑶山、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东南部各省区;秦巴亚种(P.l.reevesiMatschie,1907)分布于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湘潭、四川、陕西、山西、河北;西南亚种(P.l.intrudens Wroughton,1910)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云南;七箐亚种(P.l.chichingensis Penet Wang,1981)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印缅亚种(P.l.neglecta Pocock,1934)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藏南亚种(P.l.lanigera Hodgson,1836)分布于西藏南部;察隅亚种(P.l.nigriceps Pocock,1939)分布于西藏东南部;海南亚种(P.l.hainana Thomas,1909)分布于海南;台湾亚种(P.l.taivana Swinhoe,1862)分布于台湾。河北有1个亚种,即秦巴亚种。 |
经济价值 | 果子狸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肉味鲜美,毛皮可以制裘,常被大量猎捕,使野外数量减少,面临生存威胁。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