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hiroptera |
目中文名 | 翼手目 |
科名 | Vespertilionidae |
科中文名 | 蝙蝠科 |
学名 | Vespertilio murinus |
中文名 | 普通蝙蝠 |
引证 | Vespertilio murinus ussuriensis Wallin,1969,Zool. Bidr. Upps.,37:223〜440(乌苏里江); |
俗名 | 蝙蝠; 蝙蝠; 双色蝠; 霜蝠; |
鉴定特征 | 体中小型。全体褐黑色,毛尖淡褐色。跗踉长不及胫骨长的1/2。尾端2~3mm伸出股间膜。 |
形态描述 | 本种与大蝙蝠(东方蝙蝠)相似,但体型较小,前臂长不超过46mm。耳壳短圆,左右内缘在额部几相连接,耳壳较大蝙蝠小。耳屏较长细,前端钝圆。栂指短。第三指掌骨最长。翼膜较狭长。跗踱长不及胫骨长的1/2。尾端2~3mm伸出股间膜。 体毛长而浓密,最长可达l0mm。背毛暗黑褐色,毛基黑褐色,中段黑色减少,毛尖褐色。颈部两侧略显灰白。耳背内缘毛毛基白色。腹面灰白色,毛基黑褐色,毛尖污白色,两侧色稍浅。爪基黑褐色,爪尖灰白色。 头骨整体观较纤细。吻鼻部较短,鼻窦后端宽圆。侧面观头骨额前部斜隆起明显,与大蝙蝠的较平坦头顶部显著不同。额顶部平,枕骨后端圆,枕骨大孔大。颧弓纤细。腭短宽,中央凹陷,后缘略超出上臼齿后缘联线,中央小突明显。头顶各嵴不明显。听泡不显著隆起。左右听泡间距1.7mm(图64)。 上门齿每侧2枚,内门齿较大,两门齿均具外附尖。犬齿与前臼齿齿突为齿列中最高和次高齿突。第一、二上臼齿外侧宽,内侧窄。第三上臼齿相反。各臼齿内侧小齿突1个。下颌每侧门齿3枚,齿冠宽,分3小叶,各齿齿基分离,齿冠相接。第一下前臼齿虽在齿列中,但显著小于其前后犬齿和第二下前臼齿。下臼齿前外侧齿突高于其他齿突。下臼齿从前向后依次渐小。齿式:2.1.1.3/3.1.2.3=32。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整个欧亚大陆。; 标本采自北京房山。估计分布于河北太行山地区。国内分布于东北、甘肃和新疆南部。; |
分类学讨论 | 本种分布很广,但亚种分化不多。Ellerman等(1951)列出2个亚种除指名亚种外,仅日本亚种(V.m.namiyei)1个。Wallin(1969)讨论日本蝙蝠区系中涉及中国及西伯利亚等地,命名一个新的亚种——乌苏里江亚种(V.m.ussuriensis)。分布西伯利亚东南部的乌苏里江(Ussuri)。Corbet(1978)保留了指名亚种和乌苏里江亚种,而将日本亚种并人大蝙蝠(V.superans)中,本种仍保持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从欧洲向东至西伯利亚,乌苏里江亚种东扩至中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国内普通蝙蝠根据分布区应属于乌苏里江亚种。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