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Rodentia |
目中文名 | 啮齿目 |
科名 | Muridae |
科中文名 | 鼠科 |
学名 | Rattus norvegicus |
中文名 | 褐家鼠 |
引证 | Mus norvegicus Berkenhout,1796,Outlines.Nat.Hist.Gt.Britain & lreland,1:5(英国); Mus caraco Pallas,1779,Nov Spec.Quad.Glir.Ord.,91; |
俗名 | 大家鼠; 沟鼠; 灰家鼠; |
鉴定特征 | 体毛棕褐灰色;体型粗大,尾长短于体长;耳较短,向前折不达眼;乳头6对。 |
形态描述 | 褐家鼠体形粗状结实,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吻较圆钝,耳壳短而厚,不透明,生有短毛,向前折不达眼后角。乳头6对,胸部2对,腹部l对,鼠蹊部3对。 背部棕褐色。头部和背部中央毛色较深。背中央杂生粗长的针毛,具光泽;体侧毛色略浅;腹毛基部深灰色,毛尖浅灰,略泛乳黄,背腹之间毛色在体侧无明显界限。前后足背毛白色,尾双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鳞环明显,鳞片基部生有白色和褐色的细毛。 头骨粗大,颧弓粗健,最宽处在其后三分之一处或靠近中部,额骨最窄处和颧弓中部相对,眶上嵴发达,与顶骨颞嵴相连,向后延伸至鳞骨,左右两侧的颞嵴几成平行之直线。听泡不发达,门齿孔的后缘不达齿列前缘的连接线。门齿较短(图86)。 第一上臼齿较大,但其齿冠长度小于第二、三上臼齿之和,咀嚼面上的齿突由釉质围成三横嵴,每一横嵴包含外、中、内三齿突。第一臼齿第一横嵴外质突与中央齿突分界不清,第二横嵴正常,第三横嵴内齿突消失。第二上臼齿第一横嵴仅有内齿突,第二横嵴正常,第三横嵴内外齿突均不发达,仅中央齿突明显。第三上臼齿第一横嵴也仅有内齿突,第二、三横嵴愈合,界限不清,下臼齿咀嚼面齿突不明显。 |
分布信息 | 褐家鼠的原产地可能为东南亚,18世纪初随商业和军事航海事业的发展,借海上运输从这里逐渐扩散到遥远地区的港埠。在欧洲1732年首先发现褐家鼠于英国,1755年输入美洲,以后便以更快的速度向世界各地散布。铁路运输兴起之后,褐家鼠又从沿海城镇向大陆的深部广泛移居。至今除极地和严酷的大陆性荒漠地带之外,褐家鼠几乎遍布全球。在河北及北京、天津广泛分布,国内除新疆和西藏外,均有分布。;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褐家鼠在我国分布有4个亚种,即指名亚种(R. n norvegicus Berkenhout,1769)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南部;东北亚种(R. n. caraco Pallas,1779)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华北亚种(R. n. humiliates Milne-Edwards,1868)分布于河北、辽宁、山东、江苏北部;甘肃亚种(R. n. socer Miller,1914)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贵州、四川、江苏南部、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福建。河北有1个亚种,即华北亚种。 |
经济价值 | 褐家鼠是主要害鼠之一,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日食量为体重的10%,每只鼠在一年中要吃食物10~20kg,而被糟蹋和污染的量通常要大得多。它的咬啮活动损坏器物、家具、文物和毛皮等。此外还是鼠疫、次氏体病、兔咬病和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土拉伦斯病、鼠型立克等10余种流行病的自然宿主。由于它家野两栖,在许多自然疫源地中起主要作用,有可能把鼠间流行病带到居民区。1907年印度首次从褐家鼠体内分离出鼠疫菌之后经多年研究,普遍认为褐家鼠是东南亚和南亚热带与亚热带鼠疫疫源地主要储存宿主之一。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发生在世界许多城市的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几乎无一不与借海洋运输,扩散染疫的褐家鼠有关。染疫的褐家鼠一旦被携带到某地,只要具备适宜的生态条件和媒介蚤种,便可能在当地的家鼠种群中引起鼠疫动物病流行。导致当地人类鼠疫发生与流行,甚至使该地形成二次性鼠疫疫源地。因此褐家鼠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