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Rodentia |
目中文名 | 啮齿目 |
科名 | Sciuridae |
科中文名 | 松鼠科 |
学名 | Sciurotamias davidianus |
中文名 | 岩松鼠 |
引证 | Sci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1867,Rev. Zool. Paris,19:196(北京); |
俗名 | 毛老鼠; 扫毛子; 石老鼠; 松鼠; |
鉴定特征 | 体型中等,体背无纵纹,耳壳无簇毛,耳壳有灰白色斑,吻部较长,尾毛蓬松,尾的两侧及尾端部毛呈黑白两色,尾端部毛白色尤为显著。 |
形态描述 | 体型中等,体长200~250mm。尾长超过体长之半。耳较长,毛短,耳端无丛毛。有颊囊。尾毛蓬松、较稀疏。前足掌部裸露,掌垫2枚,指垫3枚;后足蹠部被毛,无蹠垫,趾垫4枚。前足第四趾一般长于第三趾。雌鼠乳头胸部1对,鼠蹊部2对。 身体背部及四肢外侧均为褐黄色,毛基灰色,毛尖为褐黄色或褐黑色。鼻前部淡黑色,眼眶周围有白色圈,耳壳背部有灰色斑,下颚呈污白色。腹面及四肢内侧为浅黄灰色,毛基为灰色,毛尖稍带沙黄。尾背面毛色与体背相似,但尾尖为白色,尾腹面色较背面淡。 颅长椭圆形。脑颅较低平。吻部较长、略显宽,鼻骨长大于眶间宽,眶间宽小于吻长,眶后突不甚发达,颧骨平直。听泡较大(图76)。 上门齿宽短。第一上前臼齿(P1)甚小,位于第二上前臼齿(P2)的内侧,其顶端达不到第二上前臼齿(P2)的咀嚼面,或有的退化。臼齿咀嚼面齿突较为简单,第二上前臼齿(P2)无中柱。 |
分布信息 | 为我国特有种,河北分布于石家庄市的平山、井陉、行唐、灵寿、鹿泉、赞皇;邯郸市的武安、涉县、磁县;保定市的阜平、涞源、涞水、易县;张家口市的宣化、赤城、怀安、怀来、蔚县、涿鹿;承德市的市区、赛隆、承德、丰宁、滦平、隆花、围场、宽城、平泉;秦皇岛的山海关、昌黎、青龙;唐山的遵化以及北京的门头沟、房山、怀柔、密云、昌平、金山;天津的蓟县等。国内分布于辽宁、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贵州、安徽、湖北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岩松鼠仅分布在我国,有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S. d. davidianusMilne-Edwards,1867)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北部;湖北亚种(S. d. saltitansHende 1898)分布于陕西南部、河南、湖北、贵州等地;四川亚种(S. d. consobrinusMilne-Edwards,1868)分布于四川西部。河北分布为指名亚种。 |
经济价值 | 冬毛皮质量较好,目前作为一般松鼠皮收购。毛皮可用于制作衣、帽、手套等。因其食物主要为多种树木种子,亦盗食、损毁农作物,故对农林业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