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Rodentia |
目中文名 | 啮齿目 |
科名 | Sciuridae |
科中文名 | 松鼠科 |
学名 | Tamiops swinhoei |
中文名 | 隐纹花松鼠 |
引证 | Sciurus maclellandi var. swinhoei Milne-Edwards,1874,Rech. Mamm.,308; |
俗名 | 白颊花松鼠; 豹鼠; 花松鼠; 三道眉; 隐纹花鼠; |
鉴定特征 | 体型似花鼠但稍小,体背具3条明显的深色纵条纹,耳背具黑白色的短丛毛。 |
形态描述 | 体形细小酷似花鼠。体长110~150mm。体背具3条黑色纵纹,耳壳明显,背面有黑色的短簇毛。尾长略短于体长,尾端毛较长,后足蹠部裸露无毛丛。前足4指,后足5趾,爪呈钩状。雌鼠具乳头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 体背及体侧、后肢外侧均为深灰褐色,背部中央有三条黑褐色纵纹,两侧各有一黄白色条纹,眼圈黄色,颈部、头顶及肩前部为棕褐色,两颊自上唇基部至耳基下方有一黄白色条纹,但与体背之条纹不相连。耳郭边缘为浅黄色,上有黑白色的短丛毛,耳壳前面略黄,背面毛基为黑褐色,上端为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尾背面毛基部灰色,下半部黑色,上半部赤黄色,毛尖黄白色。尾腹面毛色与背面相近,但赤黄色较重。 脑颅背面圆凸,吻细而短,眶间前部宽而较平坦。鼻骨前端膨大,眶上突位于眶间部的较后部位,颧弓前部宽扁,略向内斜,中部不明显外突。听泡适中(图75)。 上门齿粗壮,略向内倾斜。臼齿咀嚼面简单,无中柱。下门齿长而细扁。 |
分布信息 | 国外见于缅甸、印度支那北部。; 河北地区分布于承德的兴隆、丰宁,张家口的蔚县、涿鹿以及北京等地。国内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地。;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J.A. Allen(1906)把Tamiops作为一个独立的属,Ellerman等(1951)、Corbet(1978)把花松鼠属(Tamiops)并入丽松鼠属(Callosciurus)。我国学者根据其体型、毛色、乳头数、阴茎骨及头骨比较,确立了花松鼠属(Tamiops)。 隐纹花松鼠共有10余个亚种,在我国分布有7个亚种,即指名亚种(T. s. swinhoeiMilne-Edwards,1874)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福建亚种(T. s. martimus Bonhote,1900)分布于安徽、湖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台湾亚种(T. s. formosanusBonhote,1900)分布于台湾;海南亚种(T. s. hainanusJ. Allen,1906)分布于海南;北京亚种(T. s. vestitusMilker,1915)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滇北亚种(T. s. clarkei Thomas,1920)分布于云南丽江、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青平亚种(T. s. chingpingensis Lu et Qyan,1960)分布于云南西部。河北省分布1个亚种,即北京亚种。 |
经济价值 | 冬毛可以利用,为次级毛皮,多用做饰皮,美观大方,但产量不大。对农作物及林区有一定危害。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