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ypri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鲤形目 |
科名 | Cyprinidae |
科中文名 | 鲤科 |
学名 | Acheilognathus taenianalis |
中文名 | 斑条鱊 |
引证 | Acanthorhodeus taenianalis Günther, A. , 1873, Ann. Mag. Nat. Hist. , (4) Ⅻ:247.; |
俗名 | 斑条刺鳑鲏; 罗垫; |
形态描述 | 体侧扁而高。头小而尖。口端下位,口裂斜。口角无须。眼径比吻长为大。鳃耙7~9。下咽齿1行,5—5排列。背鳍和臀鳍的第3枚不分枝鳍条骨化为硬刺。背鳍具15~17分枝鳍条。臀鳍具12~13分枝鳍条。侧线完全。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底中部下方。胸鳍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14。腹鳍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7。 体侧暗绿色,腹面白色。在体侧沿尾柄中部有一条黑色纵带。侧线鳞35~37。鳃孔后第一、二侧线鳞上有一个黑斑点,在第四、五侧线鳞上方的斑点不明显。 生殖季节雌鱼具有长的产卵管,雄鱼的吻端有白色珠星。臀鳍有三列小黑点,边缘有一条黑色带纹,镶以狭的白色。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河北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坑塘、洼淀。;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