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Mugi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鲻形目 |
科名 | Mugilidae |
科中文名 | 鲻科 |
学名 | Liza so-iuy |
中文名 | 梭鱼 |
引证 | Mugil so-iuy Basilewsky,1855,Nouv. Mem. Soc. Nat. Moscou,Vol. 10,P. 226, pl. 4,fig. 3(Peking).; Liza haematocheila Wang,1933,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Vol. 9,No.1,P. 74(Chefoo).; |
俗名 | 赤眼梭; 红眼; 肉棍子; |
形态描述 | 体细长,前部为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平直,腹部圆形。头短宽、平扁,背部平坦,头宽大于头高。吻短宽。眼小,微带红色,位于头部背前方。脂膜不发达,仅存在于眼的边缘。鳃孔每侧两个,位于眼的前上方,分离。前鼻孔圆形,后鼻孔椭圆形。口下位,人字形。下颌中央一凸起,可嵌入上颌相对的凹中。两颌、腭骨及犁骨均无齿。鳃孔大。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密,42~57+52~70。假鳃发达。 背鳍2个。第一背鳍由4鳍棘组成,第一鳍棘最长,各鳍棘间以膜相连,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第二背鳍具1棘8鳍条,第二鳍条最长。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具3棘9鳍条,其第三鳍条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胸鳍短宽,具16~17鳍条。腹鳍稍小,具1棘5鳍条。尾鳍后缘微凹。 除吻与峡部外,全身皆被圆鳞。除第一背鳍外各鳍均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部两侧、腹鳍腋部各有一长三角形瓣鳞。无侧线。体侧有纵列鳞38~42。 头、体背面青灰色,两侧浅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上方有黑色纵纹数条,各鳍浅灰色,边缘色较深。 |
分布信息 | 日本、朝鲜及前苏联远东海区有分布。; 分布于渤海、黄海的数量最多,其次为东海、南海江河口沿岸一带。; |
经济价值 | 梭鱼属地方性水产资源,除越冬期外一般不结大群,只在春季开凌期集中捕捞,其他均为兼捕。渤海年产梭鱼约0.5万吨。近几年在河北黄骅增殖站开展梭鱼人工放流增殖,其沿海梭鱼资源有所增加。由于早已解决了梭鱼全人工育苗技术,使华北沿海的人工养殖梭鱼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华北沿海的主要养殖鱼种之一。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