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鰕虎鱼科 |
学名 | Ctenotrypauchen chinensis |
中文名 | 栉孔鰕虎鱼 |
俗名 | 红虫; |
形态描述 | 体长形,侧扁;背腹两缘几近平行,至尾端渐窄。头部短而高,背面在眼后方有一隆起棱嵴,小鱼的棱嵴边缘呈细弱的锯齿状。吻短且钝,背面倾斜。眼甚小,藏于皮下,呈凸起状。前鼻孔有小管。口小,稍呈斜形。下颌向前方突出;上颌后端终止于眼的下方或稍后。舌短,前端略呈圆形。上下颌各有2行向内弯曲的小型齿,外行齿稍大,排列较为稀疏。鳃孔颇大,侧位,峡部宽。鳃耙不发达,仅为细小尖突,数目为2+7。鳃盖上方有一小凹腔,不与鳃腔相通。 体被小型圆鳞,头部及头后完全无鳞,胸部及腹部仅有散在的小鳞。纵列鳞63~70。 两背鳍相连为一,鳍棘甚低,有6棘和47~57鳍条,棘颇强硬,鳍条部稍高,尤以后部的鳍条为最长。臀鳍起于背鳍第六或第七鳍条的下方,有鳍条45?49。背鳍及臀鳍均与狭长的尾鳍相连。胸鳍小,有鳍条13?14。上部鳍条较长。腹鳍较小,愈合成狭长小漏斗状吸盘,有1棘4鳍条,后缘有凹入的缺刻。故又叫凹鳍孔鰕虎鱼。 体呈淡紫红色或蓝褐色。 |
分布信息 | 朝鲜、日本也有。; 分布于渤海(唐山、天津)、黄海、东海。;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