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leuronec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鲽形目 |
科名 | Pleuronectidae |
科中文名 | 鲽科 |
学名 | Cleisthenes herzensteini |
中文名 | 高眼鲽 |
引证 | Hippoglossoides herzensteini Schmidt,1904,Pisces Marium Orientalium,229(Korea,……); |
俗名 | 长脖; 高眼; |
形态描述 | 体长扁圆形,体以体长前1/4处最高。尾柄细长。眼大,均位于头部右侧,上眼高位于背缘,口大,前位,弧形,左右对称。齿小,锐尖,上下颌各1行,下颌齿有时交错排列成2行。舌短,前端尖,游离。有眼侧具2鼻孔,位于下眼前缘的上方,前鼻孔有一短管,后鼻孔无鼻管而为卵圆孔。无眼侧2鼻孔位较高。鳃孔大,峡部甚窄。鳃耙细弱,6~7+18~20。肛门略偏位于无眼侧。 鳞小不易脱落,有眼侧(右侧)大多为弱栉鳞,有时杂以圆鳞,无眼侧(左侧)体被圆鳞,各鳍鳍条均被小栉鳞。侧线几近直线。无颞上枝。侧线鳞78~82。 背鳍起点偏于无眼侧而与上眼瞳孔的后缘相对,有鳍条70~76。鳍条不分枝。臀鳍起于胸鳍基底后方,形似背鳍,有54~58鳍条,鳍条亦不分枝。有眼侧胸鳍较长,小刀状,中部少数鳍条有分枝。左胸鳍圆形,略长于右胸鳍。腹鳍对称,有4鳍条,第3鳍条最长,伸过肛门,但不及臀鳍。尾鳍后缘圆形或略呈截形,中央有12分枝鳍条。 头、体有眼侧为黄灰褐色,无明显斑纹;无眼侧为白色。鳍淡黄色。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以渤海和黄海最多。; 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海区有分布。;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鱼类 |